新聞發佈
2020-02/26
UBI 集團科研能量將攻堅新冠肺炎病毒帶來的人類大災難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自2019年底爆發至今,情勢愈益嚴峻,疫情仍在全球升溫,彷若一場世紀性人類悲劇。
為了這場與新冠肺炎病毒的超級戰役, UBI集團董事長暨科學長王長怡博士自春節期間起,便持續與團隊投入對2019-nCoV病毒的抗體診斷試劑及對抗COVID-19的疫苗與治療藥物的設計,運用其在功能性抗原學逾30年的研究與商業化經驗,以及在重組蛋白藥物領域的20年產業經驗,展開一系列的產品開發計畫,包括:
- 以合成肽為抗原的病毒抗體診斷試劑:王博士的「合成肽病毒抗體檢測試劑」技術平台發展完善且驗證良好,過去已成功的開發出HIV、HCV、HTLV及FMDV血液抗體 檢測試劑,這種原理的檢測試劑精確度高,且因檢測容易所以可以廣泛應用,與分子檢測試劑RT—PCR互補達到更佳的檢測與診斷效果。王博士在2003年SARS爆發之際,也曾運用此技術平台在短短4個月內設計出可以診斷SARS病毒感染的抗體檢測試劑。當時係與台大醫學院高全良、薛博仁、李君男等教授合作,該檢測試劑經實際驗證結果顯示具100%專一性及高靈敏度,成果於2004年9月發表於美國CDC之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期刊,。團隊此次快速設計出的新冠病毒2019抗體血液檢測試劑已經由大規模檢測試驗證其高專一性,並將在台灣與大陸多城市作流行病調研的各種測試。
- 高精準設計型疫苗(high precision designer vaccine):王博士全球獨家的專利技術平台UBITh® 也可應用在合成肽疫苗的設計,她和團隊設計出標靶在S蛋白RBD "尖端"的新冠肺炎疫苗,三月中即可取得免疫血清,進行與新冠病毒的中和(Neutralization)測試。此疫苗開發計畫正準備與台大與其他病毒學實驗室進行測試。待時機成熟便立刻申請I / II期臨床試驗。王博士的高精準設計型疫苗平台過去曾成功開發豬口蹄疫合成肽疫苗 (於2004年取得中國農業部頒發第一類新獸藥證並且已經在豬隻保健產品市場全球最大中國累計銷售40億劑)、公豬免疫去勢疫苗(2014年在台灣取得許可證已行銷十多國),並就人用疫苗展開各臨床試驗,包括阿茲海默症疫苗UB-311(已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即將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帕金森氏症疫苗UB-312(已完成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且即將在病人受試者進入二期臨床試驗)以及過敏疫苗UB-211(第一期臨床試驗IND已獲准,即將開始執行)等。
- 亞單位疫苗(subunit vaccine):聯生藥(台灣)和聯亞藥 (上海和揚州)由彭文君博士(總經理)與王長怡博士主導帶領的團隊亦正開發以CHO細胞來表達2019-nCoV S蛋白RBD-scFc融合蛋白作為亞單位疫苗(subunit vaccine)之備用疫苗。
- 治療2019-nCoV病毒的蛋白質藥物:聯生藥(台灣)和聯亞藥 (上海和揚州)彭文君博士團隊亦進行以CHO細胞來表達長效型 ACE2-scFc蛋白,以作為新冠肺炎之抗病毒療法,替代取自感染後康復的患者體內之中和性抗體療法。新冠病毒乃是透過結合ACE2受體進入宿主細胞內。UBI 集團團隊開發的ACE2-scFc蛋白可競爭性抑制新冠病毒進入宿主細胞。該產品的最大優點是,儘管病毒發生突變,亦不影響該蛋白質對於病毒的阻礙進入作用,對於受病毒感染病患之療效將比中和性抗體好且半衰期長。
王博士與包括彭文君博士的團隊已在兩周內完成以 2019-nCoV 病毒與其受體ACE2有關的生物資訊為主而設計的抗體診斷試劑、疫苗及治療藥物系列產品與其製造程序細節之廣泛專利申請。
王博士表示,回顧過往在HIV、HCV、FMDV、SARS等緊急流行病爆發危機下,都盡力參與貢獻。目前集團資源比以前深厚許多,更應快速整合可支配的資源,帶領團隊積極達成抗疫目標。她說,在生物醫學製藥領域中,每一次危機的出現都在考驗人性奉獻的精神、價值觀與公司綜合實力及應變的能力。她始終相信只要持續努力,不忘救人救世的初心,不論何種瘟疫災難都能克服。
美國聯合生物醫藥公司(United Biomedical, Inc., UBI) (www.unitedbiomedical.com)是具有多項技術平台、產品線,及美、中、台、歐佈局的生物製藥公司。其附屬或轉投資公司有聯亞生技開發、聯亞藥業、聯生藥、申聯生物(上海科創版)與聯腦科學等。